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农技推广培训:接地气 重实效 提升服务水平

    信息发布者:hehdcaxy_oth1pkc8x7c
    2019-05-18 09:47:46    来源:青海日报   转载



    大通景阳汇丰景园

    农技人员在农业产业园观摩培训 图/常建军

       “这个品种的优势是抗寒性比较强,冬天结果非常好。栽培方式是双膜覆盖技术,生育期长,产量高,这种技术我们老百姓现在还不习惯用。从头一年的11月份开始定植,到第二年的二月份上市,一直可以采收到10月份。采收季能达到八九个月,亩产量能达到1万公斤到1.5万公斤。这种辣椒目前在安徽、南京等地市场批发,红椒一公斤还要5元左右,你算算收入有多好。现在好多人都说种菜不挣钱,为什么人家就能挣钱?因为人家把握住了种菜的关键点。

         7月2日,大通城关森田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示范县农技人员的观摩培训,在密集的雨幕中有序进行着。

    “刚才说到绿色防治的灯诱和色诱,现在大家看旁边种的一排豌豆,也是一种防治害虫的办法。豆科植物对蝇虫的防治看似很简单,实则很实用。”

       “大家仔细看下,这个温棚的骨架和我们海东地区推广的温棚骨架是不是有区别?”

        老师娓娓而谈,循循引导,学员聚精会神,观摩体悟。

       “通过省农牧厅的平台,这几年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的培训,我都参加了。感觉前 几年注重的是理论方面的培训,而近两年在省内省外示范点观摩考察的形式,比较接地气,我们也比较喜欢。因为面对的都是一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让我们有一个直观的感知,接受得更容易一些,学到的东西也多一些,回去以后给农民讲的时候也能够丰富直观,农民也喜欢听,容易接受。”

       樊梁栋是格尔木市农牧局农科所的一名技术人员,他告诉记者,如果农技人员不经常去田间地头指导,学到的一些知识就很容易与实际相脱离。

       说起近几年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对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的巨大促进作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农牧局农机站的技术员韩德文,也有很多感触。

    韩德文表示,现在省内和省外都有考察班学习观摩,通过老师讲解和实际操作,收获很不一样,比方到乌鲁木齐的农业示范园考察,在缺水条件下采用的大棚滴灌技术,让人印象深刻。省内机械方面的考察学习,像海晏县农机具的机械维修、调试、运行观摩,还有互助土族自治县全程机械化的精量播种、分层施肥、收割,对自己的帮助都非常大。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农牧部门的基本队伍,是推动农牧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省主动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助县项目为载体,以现代农牧业生产技术为内容,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培训基地在全国基层农技推广建设与补助县项目大纲的指导下,开展多元化培训方式,包括项目管理班、普通班、产业班、省内研讨班、省内考察班、省外考察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素质、善沟通、精业务、懂政策、会推广、能示范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改善了基层农技人员知识结构,更新了知识内容,增强了服务能力,为促进农牧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作为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按照‘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效果、办出品牌’的指导思想,开拓创新培训类别。在省农牧厅的正确指导下,在学院的高度重视,以及各州、县主管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结合全省农牧业生产实际,以产业培训为主,对基层农技人员按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确定培训重点和培训内容。同时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理论结合实际,在省内和省外开展各个类别培训,实现培训全覆盖,切实提高农技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院长李宗仁介绍。

        记者从省农牧厅科教技处了解到,2017-2018年度,根据农业农村部任务清单,全省将在34个县实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所有项目实施县必须在乡镇或区域一级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保障。农业部要求对全部参加项目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其中三分之一的农技人员要出县开展异地培训,其中10%的农技人员要参加15天以上的培训。出县异地培训的人员不少于1394人,其中140人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

    “种植业、养殖业观摩培训班以转方向,调结构为培训目标,我们选择了能够代表当地特色,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的农牧业经营方式和农牧业种养植模式观摩点,与观摩县农牧业部门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培训效果很圆满。”农牧学院培训工作负责人常建军介绍。

       “青海不像内地大平原,一大片地气候条件基本相同,一个模式够了,青海有特殊性,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这种特点决定了全省各个地方的农业生产特点很不一样,民和的到湟源去,有好多东西要学,湟源的到民和去也有好多东西感觉很新鲜。通过考察学习,学员们见到了各种气候条件下生长的作物不同的技术服务,相互之间学习的东西很多。通过实际参观、现场讲解、直接交流等方式,吸取不同地区的农牧业经营方式和农牧业种植模式,极大开阔学员视野,提高学员结合当地条件实施项目的能力。”担任带队老师的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田丰教授坦言。

    “正是借鉴了互助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覆膜播种,我们回到循化之后搞实验项目,在循化县的浅山地区,慢慢推广,面积逐渐扩大,现已达到2万多亩(1333公顷)。”韩德文说。

    记者注意到,学员中年轻的面孔很多,增添了观摩培训的活力。

    “新进入农牧业行业的年轻人占的比例高于前几年,年轻人实践经验少,对观摩培训兴趣大,提问多,培训效果好。从现场观摩教学到观摩点直接观察,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田丰认为。

    樊梁栋对培训有自己的思考,“我们在基层对应的是种植大户、合作社、农业公司,他们的技术力量是比较强的,我们技术人员到人家的示范点里面去做技术,够不够格?我们在和人家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优势,优势在哪里,人家的优势在哪里?我们不光学习人家的技术,还要看人家的经营方式合不合理,投入方式合不合理,做的技术符合不符合原理,先进不先进。”

    有不少学员表示,几天的学习,也许学不了多少,主要是观念上的改变。去一个地方考察观摩,就要重点了解当地的经营理念、发展模式。

    农科院的张宏亮副研究员告诉我们,“这几年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把原来一味提倡的高产,转为大力提倡农产品的优质、无污染,注重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走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悉,今年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抽样满意度超过95%,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对象抽样满意度超过70%。

    同时,将继续完善巩固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试验示范基地+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县、乡、村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网络。

    “符合绿色增产、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质量安全要求的先进适用技术要实现广泛应用,加强与省级产业平台对接,按产业开展技术熟化转化、解决技术问题等,农牧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建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每个基地试验示范3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模式;基层农技人员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的比例要超过70%;基层农技人员每人联系服务的科技示范主体不少于3户,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不少于100个工作日。”省农牧厅科技处处长熊进宁介绍。

    在大通景阳汇丰景园,省农林科学院副研究员邵登魁老师向学员们描绘着心目中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是什么样的呢?它不是过去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乡村,而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乡村,今天我们看的这个汇丰景园,其实就是利用超前的理念,结合现代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和我们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思路,打造的复合性的园区,既有生产性的区域,又有旅游观光的区域,还有休闲娱乐的区域,将来我们农村的产业要发展,仅仅靠种植业肯定是难以为继的,必须要走复合型的道路,一二三产结合。我们的农民将来也是穿得干干净净的,和城里人一样,拿着手机指挥机器人干活。现在像卡阳打造的花海,还有门源打造的花海,其实就是美丽乡村的缩影。这也是我们理念的更新。”

    樊梁栋颇有心得,“像我们格尔木枸杞种植所占比重很大,观摩休闲农业,我就想,我们的枸杞种植也可以发展成休闲农业呀,也可以搞采摘、搞观光旅游,这也是我们格尔木枸杞产业发展的一种方式。我们希望这种学习思考的机会更多一些,让我们推广站所有的技术人员每年都有机会观摩学习。”

    “农业发展向高品质、少污染的方向发展势在必行。作为示范户的技术人员,回去一定要向示范户灌输新的理念。”互助县的农技员谢国梅表示。

    占地113公顷的互助县卓扎滩的农业综合实验示范基地,植保、土肥、品种研究等各项研究推广和展示示范,让学员们大开眼界。

    互助县农牧局的李延世告诉我们,该县紧紧围绕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生猪五大主导产业,主推21个高产抗病虫害农作物品种和17项节本增效技术。进一步完善推广服务体系,在全县范围内聘用产业专家9名,技术人员100名,深入17个乡镇138个村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上年度,全县共培育种养示范户964户,辐射带动种植户1.5万户,辐射带动农养殖户3800户。通过不断改进和推广,成功将高海拔区油菜全程机械化覆膜技术和蚕豆全程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打造成为本项目的技术推广样板,推广面积达800公顷。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体系的重点任务是集中精力做好‘四个保障’,即保障‘藏粮于技’的目标实现,保障农牧民持续增收,保障农牧业绿色发展,保障农牧业资源高效利用。这也要求我们各级农技推广机构要努力做到适应种植规模化,适应生产标准化,适应操作机械化,适应服务信息化。”熊进宁说。

    作者:王玉娟 来源:青海日报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